誘因設計,精準傳遞訊號,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讀後感
原稿: 關於導論 想改變行為,必須設計出有效的誘因 誘因本身是一套設計工具,最高境界就是讓發出的自我訊號/社會訊號有用,讓人往自己想要的目標方向前進,無論世界上的哪種角色舉凡父母,情人,長官等..都是誘因賽局內的棋子,越能掌握規則的人越佔上風,可以深化你的工作,生活,個人內在與目標。曼聯隊桑切斯英超聯賽的誘因選擇進球機率。 Part1 正確的訊號,是促使人們行動的誘因 收到現金紅包失望,因為現金顯現出懶惰訊號,反之對方看到長椅卻很開心,因 爲 釋放出關心與體貼。 第1章 我們樂於用自我訊號傳達個人特質 刺青偏好取信於人,教育投資具有難度門檻透露出能力與價值 第2章 挖掘消費者認同的社會訊號,打造購買誘因 Prius政治學,豐田與本田油電車的外顯炫耀訊號 第3章 拆解自我訊號與社會訊號,設計動人的誘因 匿名付款的自我形象塑造,包含自我與社會之間的平衡價值。賣血記中珍型人與喬型人對於金錢的誘因,表揚與榮譽筆更凸顯自我滿意的訊號。 Part2 錯誤的訊號,會造成誘因失效 混合訊號,多重任務,權變誘因 第4章 數量取向 vs. 品質至上 特拉維夫的小巴司機與共乘評鑑制度,急診醫師按服務計費非成效,除了財務誘因外,病患知識也會影響判斷結果,論質計酬依照最佳實踐,客戶滿意作為衡量指標。 第5章 鼓勵創新 vs. 迴避風險 鼓勵創新但新方法失敗懲處,進而傳達冒險裹足不前與隱藏失敗的混合訊號,高失敗與創新本就密不可分,創意的人/公司不是因為低失敗率,而是失敗速度快故成本低,挫折學到的更多。百事達與維珍可樂經典案例。 第6章 長期目標 vs. 短期目標 投資週期長,州長爭取延長任期,籃球教練挑選上場球員,與薪資綁定為考試而教學 第7章 團隊合作 vs. 個人成功 梅西個人獎勵卻強調團隊重要性,個人誘因利弊與團隊搭便車心態,障礙賽團隊為單位,成功與否取決最慢的那一位,合作與內鬥。波音與空巴實驗中,兩隊各三名相同廠商的出價,個人與團隊報酬誘因而有不同的報價策略,辦公室想要多點廝殺就創造個人誘因的訊號。 Part3 誘因所引導的故事框架 第8章 錯誤的誘因,可能誘導負面後果 富國銀行因為提升業績的誘因詐欺醜聞,而適當的審查機制以數量為基礎但建構出品質檢核的平衡獎勵,托兒所遲到低成本代價而合理化負面訊號,政策要正確落實的前提必須讓代價訊號極高。安全帽的安全風險意識降低的轉嫁訊號,安全帶與方向...